简答题
1 .简述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2011 -福建师大】
2 .简述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2017 -辽宁师大/ 天津师大】【2020-吉林师大】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答案要点】
( 1 ) 自我教育能力主要包括自我期望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自我期望是自我教育的内在目的和内在动力;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自我调控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机制。
( 2 ) 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德育才能进行得更顺利、更有效。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又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德育的任务就在于把青少年学生从缺乏道德经验与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逐步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能独立自主地待人接物的社会成员。
( 3 )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在德育过程中,既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还要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自身品德形成中的能动作用。
2.【答案要点】
( 1 )德育原则即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以个体品德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依据,概括了德育实践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 2 ) 现阶段,我国学校的德育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类: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疏导原则。也叫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他们的道德成长。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留学意向,却不知道去到那个国家,选择哪所学校?那就赶紧填写信息联系我们吧,我们专注留学项目为您的留学路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