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近日,科技部网站发布了《2016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和《2016年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从各大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的统计结果来看,目前我国正在运行的25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集中在各大著名高校和中国科学院。
下面具体来看看各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统计(数据来源于科技部发布的报告;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按各共建单位各有一个进行统计;科技部发布的报告中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包括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统计数据时未去掉2017年评估未通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根据以上各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统计,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各有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位居第一。北京大学共有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排名第三。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各有7个。西安交通大学位居前列,与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并列全国第六,拥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的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是: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作为国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竞争力。除了以上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还拥有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有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有115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14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2个学科进入前1‰。
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已发展成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哲、教、艺等10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依托学科与人才培养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政府、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2000年至今,主持“973计划”项目2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830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1项,其中2017年主持7个项目获奖,位居全国高校第二。2000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3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1项,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共建10个高端智库,一大批研究成果被采纳应用。
作为目前我国顶尖的科研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不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西安交通大学将以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为契机,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孵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办学定位,正以坚定的信心、豪迈的气魄、百倍的努力,坚定不移地推进综合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推进内涵式发展,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发展新篇章。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留学意向,却不知道去到那个国家,选择哪所学校?那就赶紧填写信息联系我们吧,我们专注留学项目为您的留学路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