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得越来越重视,包括博士在内的各阶段招生都在持续扩招。以往,没有疫情影响的时候,许多人都选择了出国读博,但是随着国外疫情越来越严重,许多人还是选择了留在国内读博,这又增加了国内考博的压力。

短短几年间,考博读博的人数增长了一大半。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有关博士的考取要求也越来越高。

并且,兰哥注意到,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有关博士的招生方式也迎来了新变化,申请审核制被越来越多的高校使用。

越来越多的高校博士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出身不好”恐难读博

什么是“博士申请审核制”呢?

它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条件,综合考生材料审核、外语水平考核、综合考核(包括学科基础和专业综合考核)成绩而择优录取的选拔方式。

教育部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办法,选拔出真正科研能力强的学生,而不是应试能力强的博士生。

但兰哥觉得如果高校普遍实行这种博士招生制度的话,那么那些“出身不好”的人恐怕更加难读博了,普通人靠读书逆风翻盘的故事可能会更少了。

越来越多的高校博士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出身不好”恐难读博

为什么兰哥会这么觉得呢?原因有如下几点:

在这种选拔制度下,导师更有可能选择能发论文的人

读到博士阶段,已经不单单是个人能从学校学到什么了,而是需要博士反哺学校,为学校争得荣誉,替学校拿国家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的时候了。

这样,如果你在前阶段学习没有发上几篇好的、高质量论文的话,你很有可能就会被直接pass掉,根本不会管你学校有多牛。

但众所周知,现在论文核心期刊发表越来越难,但是在博士招考阶段实行这种方式,动不动就会看你发了多少篇北核、南核,哪有那么容易?

越来越多的高校博士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出身不好”恐难读博

在这种招考方式的实行下,导师更可能会选择社交能力强的人

对此,很多人会有疑问:博士选拨不就是需要选出科研能力强、智商高的人吗?为什么社交能力也会被纳入考核呢?

对此大家其实不用奇怪。

因为高科学也需要社交能力强的人,社交能力强可以给学校带来什么?可以给学校带来项目资金,也可以给学校带来项目呀!

搞科研哪里能少资金,而学校或国家给予的资金支持是有限的,而一项科研出成果至少会等一两年,这段时间的成本消耗也是很大的,国家或是学校给予的补助可能远远不够。

这时候怎么办呢?就需要社交能力强的手下去拉赞助、拉投资了呀。

你说,能当导师的人科研能力、社交圈子都是顶呱呱的,但也不可能每次都是这个导师出面去申请资金、拉赞助吧?

越来越多的高校博士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出身不好”恐难读博

在这样的制度下,可能会更看重本科、硕士阶段出身,“出身不好”的人,晋升空间越来越窄

教育部推荐这种选拔方式就是为了选拔出更多更适合搞科研的学生,而不是为了招一批应试教育下死读书的学生。

可是,如何分辨一个学生是否是真的适合搞科研呢?

一看前阶段的学校。

其实是真的,好的本科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智力都是要比普通高校学生要高得多,换句话说,行进更好本科学校的学生脑子可能更灵活,不是读死书类型。

二看前阶段学术成就。

如果你本科甚至是硕士阶段发的论文质量马马虎虎、不出彩的话,那么很大程度上也能体现出你的科研能力怎么样。

那些非名校的学生,往往因出身不好就容易被pass掉。

越来越多的高校博士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出身不好”恐难读博

所以,大家对于越来越多高校博士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怎么看呢?

  • 本文标题:越来越多的高校博士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出身不好”恐难读博
  •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yan.net/dynamic/2022/1018/5380.html
  •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fuwen@szfpwx.org.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留学意向,却不知道去到那个国家,选择哪所学校?那就赶紧填写信息联系我们吧,我们专注留学项目为您的留学路保驾护航!